解決偏鄉交通的可能:租賃車共乘模式

分享:
7/3日南庄鄉東河村苗21線道路發生大規模坍方,落石擊中一台物流車,駕駛受傷送醫,偏鄉因自然災害發生的交通事故其實有機會避免,本文將說明偏鄉交通系統-租賃車共乘模式如何創造雙贏局面!

7/3日南庄鄉東河村苗21線道路發生大規模坍方,落石擊中一台物流車,駕駛受傷送醫,偏鄉因自然災害發生的交通事故其實有機會避免,本文將說明偏鄉交通系統-租賃車共乘模式如何創造雙贏局面!

下雨後土石鬆動是南庄某些路段的常態,在地人相對了解道路環境,我們會先觀察道路有沒有碎石掉落,如果沒有就加速通過。這些「地方知識」是在地常識,也是我們經營地方交通服務系統的優勢,我們熟知地方的小地名、地形地勢變化、天氣轉換等等,較有機會避免交通意外。

上一篇專欄文章「竹苗偏鄉公車路線面臨裁撤:整合地方、區域、政策才有解」提出偏鄉交通需要順利運作的前提,是達致地方(司機、乘客)、區域(生活圈、路權)以及政策(各部會資源)三方面的整合;本文則具體以租賃車為例,解析偏鄉如何建置共乘系統,並且指出未來更進一步的可能性,可以更貼合地方紋理與節奏,讓交通服務發揮更大的效應。

┃ 接送長輩,圖片:筆者提供。

交通服務系統轉換在地對接的模式已經有所突破。本週(7/11日)我們團隊開始平日接送部落長輩到文健站的服務,原住民族文化健康站(簡稱文健站)的服務,是在部落建制一個長照據點,讓原民長輩可以來此聚會、做活動,關注其身心健康,此政策實屬政府德政。

然而,部落多位處偏鄉,交通往往不易到達,這本政策的關鍵一哩路,目前卻多由照服員協助接送,文健站照服員的工作並不輕鬆,協助接送將壓縮其處理其他業務的時間,此外還有保險、法律責任歸屬等問題,目前的作法並非最佳解方。

偏鄉交通系統建置-租賃車共乘模式

我在國發會地方創生青年培力工作站的計畫之下,建置的偏鄉交通服務系統,就能解決此問題,讓合法司機、使用合法車輛、用有合法路權與充足保險上路,光是採用共乘模式就能大幅度降低居民乘車費用,租賃車共乘模式流程請見下圖:

┃ 偏鄉交通系統建置流程-租賃車共乘模式,圖片:王姿涵製。

首先,需要先調查的交通需求:居民部份,走訪每一個小地方,透過村鄰長協助,確認通勤、就醫、買菜、洽公等需求的人數、頻率,才能規劃路線與站點;遊客部份,要連接知名景點、潛在景點以及轉乘站點,過程中要抓出目前遊客車流量,以及中轉站跟大型停車場。

接著,尋求區域運輸發展研究中心協助,整合政府資源建置短中長期的交通方案,並釐清所屬方案的行政程序。

再來是建置在地交通系統,涉及到司機、車輛以及組織:司機部份,需要透過地方組織(社區協會、宗教團體、意見領袖)介紹,找到品行良好者,能夠正常到班,並協助其考取職業小客車駕照;車輛部份,需要找到在地車行靠行,以換成租賃車牌擁有合法路權(需要注意車輛年份);組織部份,需要整合交通需求給予司機派車。

最後則是行管中心的建置,需要擇定交通樞紐並便利停車的點位,且提供多語服務(母語、華語或英語)。上述系統建置完畢之後,還需要將資訊彙整,以便成廣發傳單及召開說明會宣傳。到此階段,才算初步建置完成租賃車的偏鄉共乘系統。

此系統一旦完成,可能會是交通政策末梢整合的突破點。目前政府的交通資源依照服務對象分散在交通部、教育部、衛福部以及原民會,以教育部為例,針對偏鄉學童提供接送服務,補助學教車輛購置與司機薪水,但車輛僅能坐上下學用途,其餘時間都在學校閒置,無法在閒暇之餘改為接送長輩。

如果未來每一個偏鄉都能建置一個在地交通系統與各政策對接,將能更充分利用上述交通資源,例如:每天七點接送學童上學、八點則協助長輩去文健站、九點長輩去就醫、十點長輩去採買、十二點接送長輩返家、最後行程為下午接送學童回家。

這些看似單純的日常交通行為將橫跨四個部會,倘若能整合在單一系統解決將更有效益,也免去各基層單位維護車輛及管理司機的行政負擔,並創造穩定的就業機會,會是一個多贏的局面。

 

*本文首圖取自:苗栗縣頭份警察分局粉絲團

分享:
偏鄉智行b

長期從事地方工作,參與過大小社會政策,從社區營造、社會創新、農村再生到 地方創生,目前致力於發展支持台灣地方的方法論。

「老寮Hostel」創辦人。耕山農創股份有限公司創辦人。國發會110年地方創生青年培力工作站「運旅支持系統創生」計畫主持人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