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王文靜探索鐵道小鎮-菁桐】百年前,一個家族,在荒山造鎮

分享:
繁華時的菁桐,有近萬人,有著台灣產煤量最多的單一坑口。礦坑坑道下彷如「高速公路」。清早,男人鑽進地下挖煤,女人則在鐵軌旁的洗煤場裡,分類煤塊後,送上運煤車。

繁華時的菁桐,有近萬人,有著台灣產煤量最多的單一坑口。礦坑坑道下彷如「高速公路」。清早,男人鑽進地下挖煤,女人則在鐵軌旁的洗煤場裡,分類煤塊後,送上運煤車。

鐵道小鎮|菁桐


‧車站為直轄市定古蹟。

‧台鐵平溪支線的終點站

‧鐵路的起迄是兩座黑金村子,山裡的菁桐最大,海邊的八斗子最早。

聽說,這裡有一條百年前專門運黑金的鐵路,鐵路的起站是瀑布的故鄉。

聽說,這是很有故事的村子,村裡河畔,有一座首富在百年前興建的日式宅邸。

聽說,這裡火車站旁的芋頭雞捲很好吃⋯⋯

這裡是基隆河的上游,久遠以前,滿山野菁桐樹。人們知道這裡有很多瀑布,但不知菁桐樹根下、荒山的肚子裡蘊藏黑金——煤礦。

┃人們知這裡有很多瀑布,但不知菁桐樹根下、荒山的肚子裡蘊藏黑金-煤礦,攝影:傅天摯。

一筆煤礦產權交易,改變一切,我讀到這份國史館的研究:「藤田家的財務日形見絀,為填補虧損,決定結束台灣事業。一九二〇年九月六日由顏雲年以五百萬元的資本額,收購台北縣基隆區平溪鄉石底的煤礦區⋯⋯」

那是全世界邁向工業化的時代,人們蜂擁來此當礦工,曾經,這是比當老師還豐厚的待遇,荒山野嶺因此崛起。

從日本人手上拿下煤礦權的買主顏雲年,也是將九份,從只有九戶人家的荒山變成「小上海」的傳奇商人。

顏雲年拿下台灣最大的煤礦坑之後,事業版圖從黃金拓展到黑金,成為「炭王」與「金霸」,躋身為台灣五大家族之一。這筆交易後,顏家走入菁桐,平溪菁桐從此成為台灣最大的黑金聚落,荒山的這頁傳奇開始。

顏家在菁桐鋪設鐵軌,建起專為載運煤礦的鐵路——平溪線。改變以人力挑煤至基隆河岸,透過河運送出山區的作業。

顏家坐鎮菁桐,拓展煤礦版圖。一九三九年,他們從百里之遙的阿里山,運來檜木,平地築起一座龐大的日式宅邸,這是顏家在菁桐的招待所,也給煤礦坑的高階主管使用。二百零二坪,規模比金瓜石的太子賓館大三分之一。

繁華時的菁桐,有近萬人,有著台灣產煤量最多的單一坑口。礦坑坑道下彷如「高速公路」。清早,男人鑽進地下挖煤,女人則在鐵軌旁的洗煤場裡,分類煤塊後,送上運煤車。

我站在近百年歷史的菁桐車站,看著眼前被選為「台灣歷史建築百景」的一座建築,似曾相識。這是——?喔!想起來了,童年成長的黑金村莊也有同樣建築。當時不知這是選洗煤場,很不解,為何水泥建築物的下方空蕩地留著幾根柱子,像下半身沒穿衣服的人。原來,每一個礦坑都有這「沒穿好衣服的大房子」,而且必會緊鄰火車站。

彼時的菁桐火車站無疑是風光而忙碌,每天從礦坑運出煤。興盛時,台鐵還蓋起三座鐵路宿舍,供人員輪值住宿。

百年後,礦山肚子的黑金被掘空,山坡的煤礦坑封了,曾經繁華的菁桐老街成為遲暮老人,最後一位礦工散去,寧靜,重新還給菁桐。因煤礦而起的菁桐車站,被降為無人管理的簡易站。

或許,成長於煤礦區鐵道旁的童年,讓我對菁桐有著莫名的熟悉,彷彿,我穿梭百年,在她昔日繁華年代活脫脫地活過。

┃作者童年成長的黑金村莊也有一座同樣建築,當時不知這是選洗煤場,攝影:傅天摯。

基隆河潺潺,依然豐沛餵養平溪瀑布群,相伴平溪鐵路百年。但繁華的建造者──基隆顏家,已淡出此地,淡出台灣商場。

在菁桐火車站候車時,我矛盾了:我究竟在菁桐想尋找繁華,還是寧靜?繁華與寧靜,交織出山村的獨特氣質,不甘就此平淡。

分享:
人本SDGSb

品味私塾 創辦人【這世界,從不缺精彩,只缺探索】

作家、執教於台大新聞研究所。行旅70國,從南極到非洲部落。
獲獎:台灣首位「美國艾森豪獎金」女性媒體得主
著作:《沒有大學文憑的日子-我說故事》,被收錄在國、高中、大學6種版本國文教科書