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成為記者的這條路上6:實習生活記趣

分享:
實習再半個月就要結束了,趁記憶猶新來分享在《天下》經歷的趣事吧!<br>座位 我的辦公區域是12樓。據前輩們說,這間辦公室多年前是天下各個子品牌(BU,Business Unit)共用的,隨著公司規模擴大,親子、Cheers進駐各自的辦公室,天下本部的辦公環境才寬敞、舒適許多。

實習再半個月就要結束了,趁記憶猶新來分享在《天下》經歷的趣事吧!
座位 我的辦公區域是12樓。據前輩們說,這間辦公室多年前是天下各個子品牌(BU,Business Unit)共用的,隨著公司規模擴大,親子、Cheers進駐各自的辦公室,天下本部的辦公環境才寬敞、舒適許多。

我現在的辦公區域是12樓。據前輩們說,這間辦公室多年前是天下各個子品牌(BU,Business Unit)共用的,隨著公司規模擴大,親子、Cheers進駐各自的辦公室,天下本部的辦公環境才寬敞、舒適許多。

我的座位在編輯部的邊緣,隔著走道,左手邊就是數位創新部門。剛進來的第一個月,我其實是坐在右手邊的座位,對面坐的是全《天下》最高的同仁(念起來真威風)。195公分的他是台大的學長,兩周前離職,準備前往英國深造。

拉回到我的舊辦公桌,那可是一處恬適的秘境。新的座位旁邊就是大走道,編輯部跟數位創新部門的同仁會頻繁出入,這讓我不得不正襟危坐,有人經過時就把沒穿鞋子的腳藏到桌下。舊座位就不同,左手邊有隔板,右手邊隔著小走道的長官請長假,頭一個月都沒見到人。那段時間,我彷彿遺世獨立,工作起來特別逍遙自在。

(註:人資的同仁們都很open,沒有什麼辦公上的設限,上面是我當菜鳥的矜持,而它不久就煙消雲散了。)
在媒體業工作,上班與下班的界線是很模糊的,作為記者尤其如此。編輯部的記者們白天常常在外採訪、寫稿,只有下午跟編輯、核稿人討論才需要進辦公室。

實習生的上班時間是9:30。每天早上進辦公室,除了北邊的數位創新部、東邊的未來事業部、南邊的人資部亮著燈,中央的編輯部彷彿仍籠罩在夜色之中。打開編輯部的燈,就是我的日常。

到了下午,氣氛就熱鬧起來了。時不時能聽到同事們的閒聊,或是主管跟下屬用輕鬆打屁的方式討論公事;有些人會到放零嘴的置物鐵櫃旁翻找覓食。有一次,我們發現一包乏人問津的雷根糖,待在編輯部的時間竟然比現場的年輕同事們都還要久,眾人不禁捧腹大笑。
8/4的早晨,一聲驚叫劃破辦公室的沉靜,原來是《天下雜誌》榮獲第44屆金鼎獎最佳財經雜誌。第二年蟬聯,總編輯樂不可支地歡呼。其他同仁也群起鼓掌,約莫十分鐘才歸於平靜。這幅歷史場景,是這次實習中最難忘的畫面之一。

(令人難忘的,還有兩天後慶功的拿破崙蛋糕。)
另一個難忘的巧合發生的機率比得獎還要低。去年暑假我曾參加報導者舉辦的「夏日學校」營隊,帶領我的小隊輔,以及其中一個隊員,竟然同時在《天下》工作;若不是有一人來與我相認,我還渾然不知,畢竟實在太離奇了。欣喜之餘,也讓我感嘆緣分如此的奇妙。

希望將來我們都可以在新聞界發光發熱。
硬梆梆的文章寫多了,偶爾寫軟性的文章,反而是另類的挑戰呢。這篇生活記趣,讓我重新回顧實習生活經歷的點點滴滴,而我也意識到自己正一步一步的在茁壯。

剩下的一個月,我也要繼續挑戰,創造更多不同的可能。

 

分享:
偏鄉智行b

台灣大學歷史學系,相信文字即是力量

一年前決定成為記者,現於天下雜誌實習。平常喜歡打籃球、上健身房;最近迷上歷史相關的紀錄片。